“保质保量”比“提前完成”更有价值
正如上文提到的,很多西方国家的建筑,包括我国的故宫,建成至今虽已有几百年,但仍然十分坚固,这是因为从设计阶段开始工匠们就做到了“精致”。制订了工期,就应该严格按照工期实施、完成每一个步骤,不能提前。但是我们看到,国内开发商经常是“大干快上”,而且经常要赶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完工、“献礼”。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开发商对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非常差,为后期管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成本埋下了隐患——很多设施设备的设计能力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被淡化了。
如果对安装调试的过程足够重视,就能节省很多后期管理的成本。在物业管理相对发达的地区,一个20万平方米的项目有15个工程师就能管理,为什么?因为整栋建筑物的设施设备已经达到了不需要人力每天查看,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够达到管理目的的状态——而我们还处在“人盯死守”的状态,这就是差距所在。
现在国内的情况是“机会多、钱好赚”。赚钱机会很多,融资速度也很快,就没有开发商愿意将过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前期设计和设备安装调试上面。但是随着市场、物业开发的逐步成熟,建筑物设计和设备调试安装质量最终会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要向业主和投资者灌输一种长期管理的概念,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管理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五年十年,从长期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设施设备管理。
与缺乏前期设计和设施设备安装调试相对的是,很多大厦的持有者或者管理者热衷于各式各样的“认证”。有很多大厦的管理者做得很好,确实通过认证记录了自己的工作水准、规范了自身的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为了“认证”而认证,加上目前专业认证领域比较混乱,从某种角度来说,某些“认证”根本是有名无实。建筑物生命周期分成建筑和管理两个部分,真正在建筑的阶段就使用节能材料,才能达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