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维修资金用得越少越好吗

发布于 2008-05-15 09:08:00

彭晖穆东萍/原载于《现代物业》杂志/2007年第5期

专项维修资金是由每户业主缴纳的,用于小区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的费用。由于资金量大,涉及每个业主的切身利益,因此,大多数业委会在使用时都非常谨慎。笔者近期在调查维修资金使用情况时,不少业委会很自豪地说,我们小区维修资金使用量很少或是根本不用,这样资金就安全了,对此小区业主也很拥护。那么专项维修资金是否用得越少越好呢?

维修资金来源于小区的每家每户,由于首次筹集的金额并不是很多,经测算,仅够一次大修使用,在目前续筹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使用时应当奉行精简节约的原则,避免真正需要时出现缺乏资金的被动局面。

但是过分强调资金安全,以致该用的不用,就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影响之一:众所周知,设备设施是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养护的,如道路有了破损,就需要及时修补;绿化需要定期翻新等。俗话说,小病不治变大病,为了省钱,不修或是修不彻底,等到设备设施发生重大故障时,不仅需要更多的费用,还会影响业主的正常生活。尤其是目前新建的小区使用了不少新设备,如变频水泵、红外线边界报警设备、生化处理设备、网络设备等,维修保养费可能每月需要一两千元,但是更换一套却需要上万甚至几十万元。

影响之二: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涉及小区内部环境的正常运转,有时还会影响到小区以外,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影响。曾经有一个小区,物业公司提出外墙贴面砖有剥落的危险,需要尽快组织维修,但该小区业委会拒绝了物业公司的提议,认为情况没有那么严重,结果就在当天,墙面砖剥落,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影响之三:小区的设施设备长期得不到维修养护,直接影响到小区的保值增值。走进房龄差不多的两个小区,一个外墙干净,绿化优美,儿童在游乐园尽情地玩耍;另一个小区外墙渗水严重,绿化凋零,喷水池成了垃圾箱,显然,两个小区房屋的价值立即产生了差距。

惜用维修资金的表象是为了省钱,为了资金安全,为了小区尽量少发生纠纷,但从深层次看,存在以下原因:

原因之一:一部分业主还没有建立买方还要养房的消费观念,公共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有的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楼下的认为屋顶漏水与己无关,有的认为综合改造没必要,造成达不到三分之二业主同意而不能通过。

原因之二:业主不信任物业公司和业委会,怀疑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串通一气,利用工程从中牟取好处。而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也害怕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用就不用。

原因之三:一部分小区存在经营性收益,有的业委会把这部分收益用于了公共部位的维修。

合理地、有计划地使用房屋维修资金,对小区物业共有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改造,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价值,保障房屋的安全使用,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内容。一味地少用或不用,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转变观念,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维修资金的正常使用。

措施之一:由政府制定建筑物强制维修标准,根据不同建筑物及设施设备类型,规定业主必须定期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物业进行必要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并对不落实的,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并不拘泥于业主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对于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还应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区:对弱势群体,要建立援助托底机制。

措施之二: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业主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小区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认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而积极参与维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措施之三:加强维修资金的使用监管,规范维修资金使用决策程序,公开维修资金使用信息,使维修资金运作阳光化,把维修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维修资金的最大效益。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