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控制

发布于 2022-03-22 00:00:00

结构设计控制

充分理解建筑设计,深入分析其对控制裂缝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结构措施弥补建筑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尽量避免整个建筑物出现裂缝。

1、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地质报告,全面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从而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这是在结构设计中真正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经济学角度看,利用天然地基作浅基础能节省投资,但浅基础沉降量较大,特别是在有软弱下沉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难免会造成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建筑物产生裂缝。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4节中的各种结构措施加以控制,或者采用桩基础的型式,这样对控制沉降较为有利,也可避免出现裂缝。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经过技术经济的综合比较作出合理的选择。本例采用的是桩基础,因而未发现因沉降引起的裂缝。如采用浅基础,就不仅是一些楼板的非结构性裂缝,承重墙体等也可能会出现裂缝。

2、梁、板设计

从本例看,楼板裂缝是发生在每层的同一位置,且均为上下贯通。因为这个部位是楼板的最薄弱位置,裂缝系混凝土干燥收缩所致。但进一步分析可知,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收缩导致的裂缝在规整的构件中其间距应该是均匀的,细小的,甚至肉眼看不到的。但是当构件的截面尺寸有突变时,往往会集中到一处发生,并且形成较宽的裂缝。本例楼板刚度在裂缝出现部位有一个突变,且在设计中未作有效的控制,产生裂缝就在所难免了。对于这种情况,在结构设计中就应采用将钢筋配置成双层双向,钢筋间距控制在150mm以下,裂缝现象就会大大改善。如果该部位出现了相应的圈梁裂缝或墙体裂缝,那么除了在窗顶设置一道圈梁外,如能在窗底再设一个类似的圈梁,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墙体的裂缝。

3、与设备专业的配合

因电气管道由户内总配电箱分路引出埋入现浇楼板内通往套内各空间的设计,在施工中发现有十几根PVC管子集中在楼板一处,使该处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这种情况较为隐蔽,事后较难发现。因而在结构设计中应与设备专业配合,避免管线过分集中的现象。如实在无法避免,结构设计就应注意采取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加大配筋的技术措施。在管道井、烟道穿过楼板处,应根据预留孔洞大小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为了尽量减少住宅建筑的裂缝现象,笔者认为在设计阶段就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现有的技术来看,只要设计人员平时多注意观察、收集裂缝资料,深入分析研究,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绝大部分的裂缝是能得到控制的。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