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起始的O2O,从餐饮、消费娱乐终于蔓延到了社区服务。在“互联网+”概念提出后,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开始思考如何全身心拥抱互联网,大有不拥抱就要被互联网革了命的趋势。做为社区的现实服务者,物业公司突然发现自己正坐拥一座金矿;地产公司也突然意识到物业公司将是自己未来的发展新动力,而不再是鸡肋,仍须地产公司扶持。彩生活已经凭借社区服务在香港上市。地产行业领军企业万科也推出了住这儿,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保利也跟进推出了“若比邻”,大有一统江湖的气势。
<imgalt=""src="/uploads/allimg/150925/0924311A8-0.jpg"style="margin:0px;padding:0px;width:554px;height:370px;"/>
物业公司占据着社区O2O的真正入口。物业公司管理着社区,你线上搞得再火热,线下想进社区,还得看物业公司脸色。物业公司有社区用户的数据,也真实了解社区用户的情况,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还精准。有入口、有精准用户,物业公司自己玩社区O2O看起来优势十分明显。
钛媒体作者牧溪一直认为物业公司只能是社区O2O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物业公司终究还是要被互联网取代。
物业公司的使命是服务
物业公司在社区内的根本使命是为业主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小区安保,物业维修,供水供电,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等等。这些是物业的使命工作,是对业主的承诺,必须要做到的。而社区生活服务O2O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增值服务。什么叫增值服务?你做好了,业主更满意、你也多赚钱;你不做,业主也不会认为你不好,因为这本身不是物业必须要做的;你做的不好,业主会不满意,直接影响对物业的口碑和满意度。
物业公司目前连最基本的服务都没有做好、做到位,就想要做社区生活服务O2O,反而是本末倒置,还可能引起更多的麻烦。
物业公司从社区生活服务O2O获取更多收益很难
物业公司现状是盈利困难,基本处于盈亏边缘。物业做社区O2O,把商家引入提供服务,貌似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是实际呢?
首先物业公司引入周边商家提供服务本身就不靠谱。物业底商商户都交了租金了,还要在物业的社区O2O平台提供服务,给物业返点?想想都觉得不可能。你物业公司就管理着最多三、四千人的社区,没有规模效益,为社区O2O平台上的商家导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其次物业公司的地盘意识浓厚,缺乏互联网基因。笔者看了几个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的社区服务APP,无非是电商内容、黄页内容加物业服务功能。那么这些社区服务真的在线下进入社区了么?物业公司真的在线下有效的组织商户为业主提供服务了吗?实际上都没有。物业公司以为有了APP再加物业服务就是O2O,拉几个合作商充实下APP内容,就实现了社区O2O。商户想在社区内服务?对不起,先交场地费。物业公司做社区O2O的还是自己的客服团队、经营团队和信息化团队,这样一个没有互联网基因的团队,如何能做好“互联网+社区”?再实际一点,没有哪家物业或地产公司会让其他物业或地产公司服务自己的旗下的社区。
因此不管物业公司怎么想做社区O2O,最终都不能成为社区O2O的主导者。物业公司或地产公司风风火火的拥抱互联网,仅是自我安慰而已。真正做好社区O2O,还是要物业公司与第三方公司结合,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做好社区经济。
既然物业公司做社区O2O是自我安慰,那么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物业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第三方社区O2O平台中包含的内容,例如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增值服务等,都是物业公司应该做却没有做完美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的深入,笔者认为社区生活服务将向去物业公司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物业公司虽然做的专业,但是基于自身局限性,无法再对外延展。整合了物业管理的专业第三方社区服务资源整合商将取代传统的物业公司,基于社区生活服务O2O的社会化物业服务会成为未来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