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员工的角色要求:盯住点,练功夫,守标准

发布于 2022-05-02 00:00:00

基层员工的角色要求:盯住点,练功夫,守标准

球队的一切管理和训练成果都要体现在足球场上奔跑的队员上,城市市容的一切管理理念和措施都要体现在城管队员身上。他们如果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组织中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是白搭。

现场是企业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因此是管理的真正舞台,而现场的主力军则是一线的基层员工,如果他们搞砸了,就是高层喊得再欢、中层再努力,结果都是零。2012年国庆节期间,在世界名帅里皮的带领下、在老板许家印2200万赢球奖金的催化下,恒大队员在亚冠1/4决赛场上尽管占据优势,但还是在最后时刻的疏忽而被对手淘汰了。

基层人员的角色认知直接决定了他们现场的努力程度、执行能力和做事方式。

要想管理到位,基层人员在角色认知方面必须做到三件事:

第一件事,盯住点。

何谓盯住点,就是盯住手中的活,心无旁骛。对于新近的员工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手头的活而是整天谈论公司的战略和文化现象,任正非说:

“华为的文化是大创新不鼓励,小创新大奖励”,就是说,作为基层员工不要整天想着公司的战略如何了、文化如何了,而是应该关注自己正在的具体事情,他非常反感那些整天提战略性重大建议的基层员工,而对那些关注手中事情、改进具体工艺和流程的事情给予重大奖励,甚至赋予极高的荣誉。

海底捞一线员工的微笑、勤快、做事一丝不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表现诠释了公司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尽管老板张勇看起来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严格来说,看海底捞不看老板看员工。

你是业务员,眼睛就盯住你手中即将成交的订单!

你是餐厅服务员,眼睛就盯住周围的顾客看看有无什么需要!

你是生产线上的工人,眼睛就盯住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件产品!

你是会计,眼睛就盯住从你手中进出的每一笔款和每一分账!

如果不是如此专注,企业就不是企业,管理谈何到位?餐厅服务员总是想着主管的事情,业务员整天想着当大一点的头儿,新来的大学生脑子里都是想着公司领导层的事情,组织不成其为组织,企业就里崩溃不远了。

有人说,这样盯下去,员工就没有成长的可能了,完全成了螺丝钉了。这纯粹是对管理的无知,更是对成长的误解。你想,一个做事不认真,连自己做的工作都不能盯住的人能有成长吗?干什么像什么、做什么盯什么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特点。当年给蒙牛中层做培训的时候,他们的一位副总在启动仪式上坦率地说:

“我今天成为副总裁,很多人说我很优秀,其实,我觉得,我当普通员工的时候就很优秀,我刷奶瓶子都比他人刷得快得多!”

确实,看看那些成为公司老板的人、看看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哪个人是在基层工作的时候马马虎虎、赖赖呼呼的,都是在基层的时候就比一般人更专注、更认真,马云如此、任正非如此。

管理咨询行业是一个有一定门槛的行业,一些年轻的MBA毕业生或其他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到我们公司实习或参加工作的时候,绝大部分是非常优秀的,肯于做苦活,对自己手中的活儿精益求精,而有的个别咨询师就不同,他没做过几个项目,甚至还没有做过项目,就对咨询过程中的手上细活不感兴趣,总是问我:“周博士,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咨询师和培训师呢?”每每遇到这种问话的时候,我都是用一句话回答:“做好做精你手中的活儿”,其中一部分听明白了,一部分觉得是敷衍他们,好像我不愿传授经验和技巧式的。

到2012年10月,我从事管理咨询工作17年,每当拿出当年做过的文案来,我都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份文案到现在都还是那么精致和系统,无论是对数据的分析,还是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我都做得没有遗憾。有的人是还没有做个几个项目,就眼睛看到了别处,或者只是看到了我的江湖位置。

想成为顶尖人士吧,从基层开始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到极致,盯住你手中的点。

第二件事,练功夫

前文说过,管理就是功夫,需要天天练、时时练,一刻不放松。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不可能点石成金,只有天才,而天才则是天天练功练出来的,就像林丹的羽毛球、邓亚萍的乒乓球和孙扬的游泳。

企业的基层员工要想做好手头的活儿,获得预期效果,完全靠技术是不可能的、完全靠小聪明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做事的方式当成一门功夫来练才行。

作为咨询顾问和培训师的复合体,我有时会有异样的感受,作为咨询顾问,必须时时到一线接触客户、接触客户的具体问题,否则,时间长了,判断力会出问题;作为培训师,我要时常的讲课,保持功力,如果半个月不讲课,舌头有时都打不过弯来,课堂上的反应也会慢半拍,而对公司的管理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整天考虑公司的问题,结果是,公司出了问题再考虑,晚了。

基层员工更是如此,他们做的都是具体的事情,观点的思考会少一些,但具体事情处理,功夫差的和功夫深的人处理起来就不一样,就像一个士兵,如果不是每天坚持训练,一旦打仗,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用李云龙的话说:

“训练的时候,断几根肋骨怕什么,总比在战场上丢了性命强”

练功是苦的,但如果与目标相连,如果把练功与个人的成长相连,再苦,都是快乐的。我们产品的质量为什么成为世界级难题?从30多年前开始搞全面质量管理,再到20多年前开始搞ISO认证,怎么现在看起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差,个别产品的质量还不如20年前了!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企业没有把质量管理看成一种功夫,只是看成一种套路,套路练得很熟练,外人看起来虎虎生风,但就是明眼人一看就漏洞百出,更不用说与人过招了。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带领员工练习功夫,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功夫高手,无论是咨询公司的咨询师,还是生产型企业的一线工人。当我在海底捞看到一位服务员擦拭餐桌时的麻利、迅速、整洁、有节奏的场景惊艳了,这就是功夫。你要是不勤练习,准会把桌子上的点点垃圾扫到了周边客人的身上。再看看他们的厨房里,为什么那么干净整洁无异味,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原材料放进该放的冷柜中,就是保洁人员来回不断用经过消毒和除异味剂的拖把擦拭地面,一刻也不闲着。再看看其他餐馆的厨房,那样不断清扫地面的保洁人员,大师傅嫌她碍事呀,即使是有这样的保洁人员,也用不着不断地擦地呀!差不多就行了。嗨!有一个差不多。海底捞在厨房的擦地有点“病态强迫症”了。

我们曾到浙江嘉兴一家西饼店调查,老板总说门店的人员不积极主动,服务态度不好,可是当我提出要进行足够训练、让这些人不断练功的时候,老板犹豫了,担心会影响现在的工作,也担心成本太高,更担心的则是:功夫练好了,跳槽走了咋办呢?!如果老板还抱着这样的心态,这家企业的门店服务质量永远都是个问题,即使带着店长集体参观海底捞也没有用,人家海底捞的员工是天天练,你这里的员工一天也不练,只是参观一下武功高手的练功过程、给高手们鼓鼓掌就像成为武功高手,或者把人家练功的过程录像回来学习一下就能成为武功高手吗?这未免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吧。

第三件事,守标准

遵守规则和标准是一线基层员工的基本角色要求,创新是如何遵守标准的创新,而不是整天质疑并抵抗标准的创新。

在战场上,如果任何士兵都可以挑战规定和标准,只能成为敌人的刀下之鬼;

在组织中,如果任何员工都可以挑战规定和标准,只能成为竞争对手的手下败将。

乔布斯对苹果的规矩和标准很在意的,甚至有点偏执;鲍尔默对微软的标准和规矩很在意的,甚至有点狂妄;任正非对华为的标准和规矩很在意的,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标准是对做事过程的基本要求。

当公司不少人对于新建的管理系统有异议、不大愿意执行的时候,任正非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要求,他认为,一个制度和标准还没有执行,员工怎么会知道就不能执行,任何新的制度标准只有用过了才能知道成还是不成。如果任何基层员工都可以对不理解的制度标准不执行,那不成了乌合之众了吗?为此,他要求,先去执行,即使不合理也执行,一直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发现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再去不断优化,然后形成固化的制度和标准。

我们中国绝大多数的基层员工是肯吃苦的,也是知书达理的,可是其中一部分人就是对规矩和标准不太买账,认为公司订立规矩和标准来整治员工的,认为公司的很对规定是不合理的,这些人的口头禅是:

“这些规定和标准不合理,不合理的东西就不应遵守。”

可是,什么叫合理呢?

我曾在《我是职业人》一书中仔细与大家交流了人们对于“理”的理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关于“理”的秤。

因此,规定和标准是根据公司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确定的,而不是根据个性化的合理性制定的。如果发现规定和标准中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就是影响工作和人们做事积极性的地方,执行者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主动提出具体的修订建议,并与主管进行交流,而不是私下议论,更不是公开抵触。

如果不能严格的遵守规则和标准,基层员工很难做出突出的业绩,即使真的做出了超常的业绩,也是个性化的要素发挥着作用,很难推广到更多的员工,而且如果违反标准和规范,可能会酿成大错,甚至灾难。2012年国庆期间香港海域的撞船事件酿成数十人死亡就是由于操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执行的缘故,而我们公路上不断再现的重大事故几乎90%以上是司机未能按照标准操作导致的。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遵守规则和标准比勤劳和能力更为重要。

苏州的德胜洋楼公司在《德胜员工守则》的扉页上赫然写着两句话:

“一个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

“一个不遵守制度的名族是一个不可靠的民族”

因此,他们公司在上述守则中明确规定:

“禁止员工议论公司的制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其他一切与公司有关的事情”

这项要求听起来有点霸道,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要求较高的行为规范和做事标准,即使雇佣一批心地善良的人来工作,他们仍然会生产出有缺陷的产品。

我们很难想象,那些奶牛的农民不善良;我们更难相信,三鹿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无论是董事长还是采购奶源的基层员工)是心地很黑的坏蛋,但为什么会出现三氯氰胺事件呢?不就是由于我们监管的标准不到位、基本规范好标准没有去遵守吗?

邓小平说过:一个好的制度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一个坏的制度会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因此,规范和标准不仅仅用于规范基层员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造就有品格的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