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物业管理开展的基本理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

发布于 2018-03-23 00:00:00

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堤环境通常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院、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为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维持生态平衡而制定的强制性规定。环境标准按等级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按种类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标准等。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指通过物理测定、化学测定、仪器测定、生物监测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环境质量中某些有代表性的数值实施测定的过程。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效应

环境效应是在环境诸要素综合影响下,物质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环境效应一般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环境要素

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称为环境要素。人们一般把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

环境容量

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当污染总量不超过环境净化能力时,环境不受污染,否则环境便会被污染。

环境质量标准

指对环境质量所提出的综合性要求。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温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

生态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要素指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合。生态环境要素又可分为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

指生态环境中对人类及生物的生长和发青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例如光、水、土壤、气候等。

环境因子

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最基本成分。当前许多专家学者把生态因子分为五类z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理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它是人们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植被等。

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是人类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而创造的环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层建筑)等。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经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环境功能

环境最基本的功能有三个:(1)空间功能,通常指环境提供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生长、繁衍的场所,且这种场所是适合其生存发展要求的;(2)营养功能,通常指提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等;(3)调节功能,通常指对各种生物植被及相关联的物质发挥调节功能,如森林具有蓄水、防止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

环境管理

通常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对环境方面的问题进行管理。环境管理主要包括:环境计划的管理、环境质量的管理、环境技术的管理等。

环境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做出的规定。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物业环境

物业环境一般指某个物业区域内的环境,它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

物业环境的分类

物业环境按物业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物业环境,通常分为生活居住环境(内部居住环境与外部居住环境)、办公环境、商业环境、生产环境等。

内部居住环境

一般指居住建筑的内部环境。

影响住宅内部居住环境的因素

影响住宅内部居住环境的因素很多,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住宅标准,指面积的质量标准。一般面积标准指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和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大小,质量标准指设备的完善程度,如卫生设备、煤气、供电供水、供热等。(2)住宅类型,通常指别墅、公寓、一般住宅及高层等。(3)隔音效果。(4)隔热和保温。(5)光照。(6)日照。(7)通风等。

外部居住环境

一般指住宅与住户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建筑、公用设施、绿化、院落和室外场地等,它与内部居住环境有机组成完整的生活居住环境。

影响住宅外部环境的因素

影响住宅外部环境的因素很多,通常有以下主要因素:(l)居住密度,即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建筑的分布程度。一般居住密度较低为好。(2)公共建筑,为居民生活服务提供的各类配套建筑,如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商店等。(3)市政公用设施,如道路、各种工程管线、公共知匾等。(的绿化。(5)室外庭院和各类活动场所。(6)大气环境。(7)声环境和视环境。(8)邻里和社会环境等。

影响办公环境的因素

影响办公环境的因素主要有:(1)办公室的标准;(2)办公室类型;(3)隔音;(4)隔热和保温;(5)光照;(6)通风等,以及外部的市政公共设施、绿地、大气环境、声环境、视环境等影响,还有办公设备,办公区域的治安状况等。

影响商业环境的因素

影响商业环境的因素主要有:(l)商场建筑内部的光照、室内的气温、相对适度空气流通速度等因素;(2)商场外部的配套公共建筑、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环境卫生等因素;(3)商业设施,以及商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水平也是影响商业环境的重要因素。

影响生产环境的因素

影响生产环境的因素主要有:配套的公共建筑、道路、公共交通、工程管线、绿化、室外环境小品、环境卫生状况等。

城市环境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聚居场所。城市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厂排污、交通噪音以及人口密集而带来的一系列污染。

环境污染

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大量地、不断地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出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从而使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影响对环境资源的使用。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城市区域由于安静程度的不同要求和可能,把城市区域划分为五种适用区域,分别规定了噪声标准,如下表:

类别昼间夜间备注

05040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5545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6050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6555适用于工业区

47060适用于城市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城区内河航道两侧、穿越城区铁路两侧区域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级

根据GB3095-82的规定,我国将大气环境标准分为主级:一级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大气自净能力

靠大气的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能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质逐渐消失的现象。例如,排入大气的一氧化碳,经稀释扩散,被度降低,再经氧化变为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后,空气成分恢复原来的状态。

废水处理方法

现代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

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沉淀、过滤、离心分离、气浮、蒸发结晶、反渗透等方法。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统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常用方法有:中和、混凝、氧化还原、萃取、汽提、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透等方法。

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有毒物等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固体或泥状物质被丢弃,这些暂时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质称为固体废物,亦称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种类很多,成分复杂、数量巨大。按其来拥、可分为工业固体废渣、城市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破坏,建设项目批准需要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的一般情况(建设项目、建设性质、建设项目地点、主要工艺等);(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包括对周围地区地质、水文、气象等);(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可行性技术经济论证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

通常指在开发资源和工程建设项目之前预测这些活动对环境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破坏,提出可以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办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通常有:(1)图形法;(2)列表法;(3)指数法刊的矩阵法;(5)模型法。

环境经济学以经济学

为理论基础的一门经济学科,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基本规律,其目的是使经济活动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

指地球上各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定空间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滴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生态环境

指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条件和情况。生态环境有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之分。凡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海洋、大气等称自然生态环境;而那些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如农田、水利系统、人工风景区等则称人工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的,虽然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经常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各种政策;但是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又能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结构

通常分为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两种。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是指生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种的时间变化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按生态类型可分为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按受人为的影响或干预的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生产者――指绿色植物和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着――指各种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和一些微型动物;元生命物质――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元生命的元机物、有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

生态效益

指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补偿作用,提高物种的再生能力,维持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之得到环境整体的效益,即生态效益。

城市生命周期论

城市生命周期论是由美国LuisSuazervilla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城市有如生物有机体一样,经历出生、发育、发展、衰落等过程,城市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城市要素在城市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可作为城市发生、发展的标志,这些发展阶段称为城市生命周期。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俊(1984)、王如松(1988)提出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可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彼此互为环境。

清洁生产工艺论

清洁生产是致以衷心的创新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清洁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和清洁的服务。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指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的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有资摞――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特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真正科学地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自身需求的能力"。这个概念的提出使世界各国达成了以下共识:(1)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和共同危机;(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采取共同行动。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

代内公平指发展要以满足全体人民的需求为目标,给当代人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使社会每个成员有均等的机会来实现他们对较高生活的愿望,减少贫富悬殊,消除两极分化。

代际公平指一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要给后代人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权利。

区际公平指各国拥有按照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权力,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责任。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活动的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者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

共同性原则

由于世界各国历史背景不同,文化和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共同的。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出的固体物质,按其来清、可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矿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物业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宣传作用、运作作用、指导作用、监督作用、前期介入作用。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