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现代化城市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开展(城市管理现代化)

发布于 2018-03-23 00:00:00

第四篇现代化城市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开展

一、城市管理现代化

城市

国家按行政区域划分而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独立工矿和城镇型居民点也属于城市范畴)。它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的经济结构是由工业、农业等生产性结构和交通运输、商业、金融、电讯、文教卫生、科学技术、住宅、供排水、市容美化等基础性结构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城市功能

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能发挥的功效和能力,即城市在一定空间地域(地区、国家直至世界)内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应具有的作用。城市的功能,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所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其主要功能有:(1)工业生产基地的功能。在城市,兴建大量的工业企业,发展一系列的工业生产部门。(2)商品流通中心的功能。指的是城市作为国内原材料和产品的购销中心,以及作为对外贸易商品的集散中心所发挥的作用。(3)金融中心的功能。即城市发挥筹集和运用资金的优势作用。(4)信息中心的功能。即城市担着聚集和传播信息的任务。(5)政治中心的功能。城市作为政治中心,意味着城市这个居民点必定是一个行政区管理机构的驻在地,且其管辖区往往超出本居民点的范围,发挥着政治影响。(的文化中心的功能。泛指城市发挥着教育、科研、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心的作用。城市的各项功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使城市形成多功能的综合体。

城市化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移动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速度迅猛加快,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增长,原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城市大量涌现,城市生活方式日益为非城市地域所接受、吸收,社会结构中心的城市功能日益强化,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城市化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世界文明的重要成就与城市化有着不容分割的联系。为使我国城市化进程得以健康稳步的发展,必须坚持"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合理分布城市,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分布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城市建设

根据城市规划,对城市这样一个有机的社会综合体有计划地、全面地进行各项建设。其中包括住宅、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教卫生、商业服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生产与生活、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新建和改造、需要与可能等关系,把城市建设得技术先进、经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明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城市人民的劳动、居住、学习、交通、休息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城市系统

由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从横的方向划分,城市的子系统是以人口、活动、设施、物资、文化等多种因素与空间相结合而形成的各个社区。从纵的方向划分,城市的子系统有:经济系统(工业、农业、商业、金融、外贸、交通等)、社会系统(文化、教育、科技、政法等)、生态系统(水利、园林、环保、环卫等)。

城市性质

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个方面。狭义的城市性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的主要职能。广义的城市性质包括城市的主要职能及其发展方向。概括来说,城市的性质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地位与作用及其发展方向。我国城市性质分类包括: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工矿城市、交通港口城市、旅游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北京)、交通枢纽城市、农垦型城市和科学文化城市等。

城市职能

指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有的作用和能力,具体说,就是指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港口、旅游等多种职能而言,它包括城市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两个部分。当一个城市有多种职能存在时,其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即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主要职能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直接决定城市性质、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在区内外所处的地位。

开放型城市

是一种适应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城市管理方式。其主要之点是遵循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按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打破条条、块块的界限,充分发挥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开放型城市一方面对内实行多种经济联合,打破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界限,组织起专业化协作,形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联合体;另一方面对外越过自己行政区的界线,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扩大自己的经济活动范围,通过自己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与其他地区和城市结成广泛的联系,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和其他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管理方式的新型城市叫做开放型城市。

中心城市

在一定地区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占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的城市。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工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学技术中心、对外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

专业化城市

指一部分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主要职能突出,且较单一的中小型城市。如以生产汽车业为主的汽车域,以科研为主的科学城,以旅游业为主的报游城等。这些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而且集中,形成专业化,故称为专业化城市。

花园城市

花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为解决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与理想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城市与接触自然之间的矛盾提出的城市整治方案。按照花园城市的理论,它是一个人口规模为32000人的小城,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市中心区、居住区、工业仓库地带以及铁路地带,有六条各36米宽的放射大道从圆心放射出,将城市划分为六个等分面积,并使城市呈花型。市中心为中心花园,接着是市政府、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医院等,整个城市以绿化为主,作为政散大城市工业和人口的理想的地方。可见,花园城市是卫星城理论的开端。

城市圈

以大城市为核心,连同周围地区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形成一个城市化地区,这个地区叫做城市圈。

城市人口

指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人口是城市的主体,人口的相对集中形成了城市。根据人口集中的规模,通常把城市分为五类: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集镇。一个城市的总人口,一般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部分。其中,常住人口又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两部分。

城市环境

指作为城市主体的人以外的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人工的全部条件的总和。城市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

城市公用事业

指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公用事业。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城市自来水,指由城建部门管理的供水系统。(2)城市煤气,指由城建部门集中管理,供生活、生产用燃气的制气、供气系统。(3)城市供热,指由城建部门管理的利用热电站、工业余热或集中供热锅炉等热源,实行集中供热的设施。(4)城市公共交通,指供城市居民共同使用的客运交通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

指为城镇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公共设施。包括:(1)市政工程设施。指城市道路、桥梁、防洪、下水道、排水沟渠、污水处理和路灯设施等。(2)园林绿化设施。指城市中供公共使用的公共绿地、专用绿地或为公共绿地服务的生产绿地。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花园、果园、竹园、花圃、草坪、苗圃以及风景区、林阴道、广场绿地、滨河绿地、防洪林带和工厂、机关、学校、医院、部队、居民区绿化用地。(3)环境卫生设施:指公共厕所、清扫垃圾粪便、街道洒水扫雪等与保障城市公共卫生的有关设施。

城市总体布局

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市用地选择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研究城市各种主要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城市总体布局,就其基本形态而言,大体可以归纳为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大类。

城市现代化

是指城市设施、管理和人的现代化。它的主要标志是有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益的经济活动,完备的基础设施,优化的生态环境,高度灵通的信息,齐全的文化、服务设施。

传统管理

传统管理又称经验管理,指在科学管理出现以前,企业家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归纳出来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它产生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萌芽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分工协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减少资本消耗,以取得更多的利润。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传统管理没有摆脱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负责管理的人员仍凭自己的经验办事,缺少理论研究,没有统一的标准,全凭家长制的领导方式,管理原则和方法因管理者所处环境和职位不同而异。

科学管理

按科学原则组织企业生产和各项工作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形成于20世纪初。1911年美国人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正式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时间,按科学方法确定完成某一工序的最大速率;研究动作,使其最易又最快,研究作业顺序,使各个部分的工作有秩序地衔接;规定工作定额;选择劳动者;实现工具和设备标准化;编制预算,采用成本会计等。科学管理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的方法,即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管理水平。现代的科学管理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如利用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和动力原理等现代化管理理论而进行的管理。

民主管理

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由职工群众对生产、建设等技术经济活动进行讨论、决策、检查和监督的活动。在企业,民主管理的实质是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其作用是对企业一切重大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企业的领导人员进行监督、评议和选举;民主管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是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其他形式有职工评审和选举企业各级领导干部P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现代管理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它包括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两方面的内容。所谓管理科学,是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科学管理着眼于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而管理科学则使管理学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的组织研究扩展,同时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运用系统工程、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形成现代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提高管理效能。它的主要特征是,重视决策,运用系统观点,使用数学模型,把电子计算机作为管理工具。所谓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强调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工效的影响。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以激发其行为动机,推动其行为;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和改造,以保证正确的行为;研究人与物的配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人与人的协调,以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行为科学

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研究人们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行为科学认为,人由于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剌激、精神或肉体的剌激,会做出某种反映,而这种反映会对人从事工作的效率产生影响。据此,它强调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重视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这门科学现在广泛应用于管理、法律、教育、公共行政、医药卫生和国防事务等领域。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2)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和改造,目的在于保证正确的行为;(3)研究人与物的配合,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4)研究人与人的协调,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工作效率是能力与激励的函数,能力靠培养,调动积极性靠激励,激励是管理上的一个异常重要的功能。

系统论

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一门新兴学科。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小至一个原子、分子,大到一个国家、地球,都可分别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如一部机器、一项工程、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城市,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系统。运用系统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创立起人类所需要的系统。系统论研究的主要课题大致有五个方面:(1)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发展规律;(2)系统分析技术和方法论;(3)系统哲学;(4)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关系;(5)系统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控制论

研究各种控制系统的信息和控制的共同规律的科学,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讯、生物学、数学逻辑、统计力学等多种科学和技术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控制论的主要方法有三种:(1)信息方法,是从信息方面研究系统的功能,它认为系统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以实现其运动。信息方法能揭示机器、生物机体和社会生活等不同运动形态之间的信息联系,揭示事物运动更深层次的规律,对难以理解的现象提供科学的说明。(2)黑箱系统辨认法,是对要研究和认识的被控制系统的行为和性质建立模型的一种方法。所谓"黑箱",是指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只能从外部得到它的输人和输出的信息。利用这种方法,通过推理,模拟某一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和规律,能对该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特性及其行为做出重要结论。(3)功能模拟方法,是指着眼于所分析的系统的功能描述和模拟它对外界影响的反应方式,而不要求分析系统内部的机制和个别要素,不追求模型结构与原型相同的一种方法。它为过去许多难以定量研究的问题,提供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或模拟研究的途径。

决策论

决策论又称判决理论,运筹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决策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决策理论大致可分为传统决策理论和现代决策理论。传统决策理论是一种封闭式的决策模型,它把人看作是具有绝对理性的"理性的人"或"经济人",在进行某项决策时会本能地遵循最优化原则来选择实施方案。现代决策理论的核心是遵循"令人满意"的原则,即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绝对地认识每一客观事物,因而最优化的决策也是办不到的,在进行决策时,要对各种客观因素、执行者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加以综合研究,然后确定合乎实际的衡量准则。

规划论

规划论又称分配理论,运筹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计划管理工作的有关安排和估价问题,即研究将有限的资源最适当地分配给有关的各项活动以取得最大效果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用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去完成最大可能完成的任务;二是用尽量少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去完成给定的任务。

运筹学

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用科学的数量化方法来研究系统的最优管理的学科,是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和使用技术。运筹学的方法大致分为五个步骤:(1)收集资料,归纳问题;(2)建立相应合适的数学模型;(3)求解模型;(4)检验模型并评价模型的解;(5)应用模型的解。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军事、能源、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优选法

优选法又称试验最优化方法。是一种以数学原理为指导,用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求得最优方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不必事先知道所求目标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直接寻找有关因素的最优值,并且以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求得。常用的优选方法有:消元法、爬山法等。

统筹法

关于生产组织安排和管理的数学方法,它以工序所需工时为时间因素,用工序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图和较为简单的计算,反映出整个工程和任务的全貌,找出对全局有影响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对工程项目和生产任务的所有工序做出比较切实合理的统筹安排,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监督,以最小消耗取得最大效益。

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

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综合地、全面地运用于城市建设管理的过程。它要求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广泛采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运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运筹学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计算,迅速的数据处理、信息、加工和最严密的监督,以求对整个城市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是指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计划、施工、经营系统化。城市建设管理组织合理化,是指机构精干,具备较高的管理效率。城市建设管理方法定量化,采用数学方法,对城市建设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城市建设管理手段自动化,是指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应知识化、专业化和管理思想科学化、民主化。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将有助于强化城市建设经济管理,提高城市建设经济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

由许多人、各种机械装置以及有关的程序所组成的向内部和外部有关方面提供所需信息的结构性综合体。它通过提供作为制定决策依据的统一的信息,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的计划、控制和生产服务。在城市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城市建设资料处理、存储、调阅的系统,它向各级城市建设管理人员迅速、适时地提供有效的信息,供分析与决策参考使用。按所需用的技术手段不同,管理信息系统分为:手工的、机械的和电子计算机化三种。不管应用什么手段,管理信息系统都是管理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

制定一定时期期望达到的目标,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共同努力加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1)自始至终以计划目标为中心;(2)计划目标的制定要有将来的执行者参加;(3)将总目标进行分解,并根据目标的内容给予责任者以相应的权力以完成目标;(4)强调实现计划目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自我测定与评价。目标管理的过程大致分为:提出、制定目标计划目标实施与管理一一测定和考核目标的最终完成情况,据以决定奖惩一一制定新目标,开始新的管理循环。目标管理的实行,有助于保证总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