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用工荒原来是如此造成的

发布于 2022-05-02 00:00:00

**年初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一片萧条。随之而来的是潮水般的裁员、降薪、企业关闭……2010年当经济开始显现复苏的迹象时,企业才猛然间发现招工成了异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操作工、秩序维护员、服务员等一线的人员。企业争夺一线人员拼杀激烈,招聘方的工资标准一再上调,但还是一无所获。因此有人开玩笑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就变成了“空中飞人”,今天到劳务输出大省,明天到技术学校。企业更使出浑身解数,开出包车票、包吃住、有夫妻房、有落户指标等等条件,这在前几年是很难想象的事。

物管企业招不到人,首先是因为工资长期偏低。众所周知,物业服务企业的收入来自服务费,长期以来国家对物业服务业的服务费用政府指导价进行限制,只能在政府指导价的基础上上下浮动,这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非常不相符。尤其是最近三、四年间,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随着物价上涨都已上调,而物业服务业工资却没有上调的基础——要调整工资,就要调整物业服务费,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开发商、业主、物价主管部门、房管部门,没有可依据的文件,没有人会同意,没有单位会批准调价。业主们不同意,怎么调高服务费呢?所以许多物业公司几年都没有调整薪资结构,甚至有的员工从入职到离职都没有机会加薪。广州的一家物业公司想调整物业服务费,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没有结果,最后不得不撤出项目。这样的报道在其他省份也是屡见不鲜。

物业服务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取得项目,互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企业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笔者曾经参与当地一个颇有影响力项目的洽谈,但最后放弃了,开发商的选择是谁价格便宜就选谁,最后中标企业每月每平方米只收1.2元物业服务费,而且包所有的分摊费用(电梯用电和维修、小区维护、公用水电)。中标企业给出的工资为小区负责人1,500元,主管1,300元,普通员工900元,清洁工750元,没有社保,没有任何福利。一个小区管理负责人月薪还不足当地一个普通销售员月薪的1/3,这样的工资怎么可能留住好的员工呢?

退伍军人是服务业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最近几年退伍军人进入服务业明显减少,因为国家对退伍军人的安置、就业、创业都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相当一部分退伍军人放弃了外出的机会,转而在家乡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农业直补、免农业税、良种补贴、养殖补贴,以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又将大部分准备在农闲时外出务工的人员吸引回农村。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减少,造成物业管理企业一线人员用工紧张。

“60后”、“70后”、部分“80后”是现时流动性用工的主体,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让许多原本在外务工的人员有了回乡的打算。外来工在流入地工作要办暂住证,小孩入学要交借读费、要本地人担保等一些不合理政策,本已使得这些人有了回家的愿望。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和城乡差别的日渐缩小,城镇户口也不再具有耀眼的光环,回家利用务工中的技术、人际关系、节省下的积蓄,开作坊、做生意、开公司,哪一个都比在外务工要过得充实自在,谁还愿意外出务工呢?

此次用工荒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考核。员工稳定、不担心用工问题或只有少量缺口的企业,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便是很合理的,让员工感觉有发展、有前景。用工荒最严重的企业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员工可能连安全感都没有,企业在要人时就想方设法地招,当企业减产或压缩规模时就想方设法地裁员、降薪,这样的企业对员工会有吸引力吗?

物业服务企业防范用工荒的出现,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对物业服务企业减免税收,放开物业服务费的政府指导价,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进行管理。全面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务工办证、入户等不利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平等的环境中安心工作,享受工作,快乐工作。

其次是企业的自我转变。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调整业态,不参与恶性竞争;保留核心业务,将其他业务外包,做好集成商和管理者;做好项目的增收和边际效应的开发,采取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制订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给员工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关心员工,例如在员工生日递上公司领导签名的生日卡、逢年过节慰问员工、员工有困难时工会进行帮扶,对员工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员工体验并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和爱护,从而有一种如家庭般的温暖。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