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企业风险损失的防范技巧

发布于 2018-03-23 00:00:00

患予未然是控制企业风险损失的最积极的方式,为此企业应注意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风险的综合分析与预测

风险预测包括两个环节,一是风险识别,即分析企业面临哪些风险因素,其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其产生原因是什么,以便企业能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二是风险评估,即测算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并估算企业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以便企业制定合理的防范风险损失的方案。风险预测是防范企业风险损失的首要环节,企业应组建强有力的风险预测组织机构,使预测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以确保为企业全面、准确、及时、经济地提供风险预测信息。风险预测的方法很多,它依赖大量的企业内外的信息资源,要求预测者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因而,企业应逐步创造条件,形成风险预测的模型库、数据库、知识库,建立健全风险预测报警系统,有条件的企业应注意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综合处理分析或企业风险系统模拟仿真。风险预测范围很广,包括企业内外、技术经济、政治、法律等多个领域,有时专业性很强,必要时,风险预测应注意利用社会咨询机构和有关专家的力量。风险预测是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因而,对风险预测过程本身也应做技术经济分析,以确保预测方案经济合理。

(二)投资决策风险的防范

1投资决策风险分析

投资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是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投资成功,则企业兴旺发达;投资失败,则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投资是风险极大的经济行为,企业在投资决策期间,必须对其所面临的一切风险因素做全面系统的分析,否则将一失足成千古恨。

企业投资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二者通常结合进行。这类投资的相关风险因素主要有:

(1)市场风险。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空间,能否准确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决定企业的生命,市场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源。一般地说,企业主要面对两类市场风险。其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风险,它包括产品的市场需求总量与可接受的价格、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对手变化情况等;其二,原材料供应情况,它包括原材料的紧缺情况、价格水平、质量情况、可否代用等。这两类市场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危及企业投资的成败,必须慎重分析。

(2)技术风险。

科学技术的进步既会为企业投资带来成功的机会,也会造成失败的风险损失。其主要表现是:第一,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物美价廉的新产品,可以取代企业投资开发的产品,使企业进退维谷;第二,由于技术进步,竞争对手找到一种质优价廉的代用材料或代用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企业在投资之初未看到这一点,近期又无法得到这种新技术或新材料,不得不蒙受损失。

(3)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种类很多,企业投资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主要包括:国家政局稳定程度、经济发展趋势、财政金融政策、技术经济政策、法律、军事、国际关系等。这些方面稍有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投资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4)其它风险。

主要指灾变风险、竞争对手风险、资金融通风险、环保政策风险等,这一切都对企业的投资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投资决策风险损失的防范

为确保企业投资获得预期效果,必须加强对投资决策风险损失的防范,其主要手段是在投资决策前期做全面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并事前做好各种应变准备。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对该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可行性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建设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论证各种实施方案的经济效果,以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可行性研究通常分四个阶段。

(1)机会研究。

其任务在于鉴别投资机会,以便确定投资方向。这种研究比较粗略,主要是对投资做概要分析,重点是分析投资的可能性和资金。至于建设费用,通常参照已有的工程项目得出,因而投资估算的精度误差较大,一般在±30%以内。

(2)初步可行性研究。

包括收集有关资料,初步分析工程项目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多方案对比,判断投资机会是否确有希望,并确定是否继续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关键项目,在这个阶段还要做辅助研究,例如市场调查、关键技术的实验等。

(3)可行性研究。

这是详细研究阶段,本阶段要在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进行多种方案对比选优,进而对方案实施所涉及的一切问题都做具体的分析研究。

(4)评价报告。

即对投资项目作出全面的评价,提出评价报告,做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其主要内容有:

①工程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的历史和背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列出产品及产品组合、生产能力、原料、市场、销售方向;项目的技术水平;投资与效果评价等。

②市场和生产能力。包括市场分析、需求预测、价格水平、生产能力等。

③原材料投入与供应。主要说明原材料、燃料、动力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运输条件与费用等。

④地理位置与厂址。包括地理位置与厂址的选定与选择依据。

⑤项目总体规划与设计。包括项目布置图,采用的工艺流程,选定的技术与装备,确定的土建工程及配套设施等。

⑥工厂组织与企业管理费用。包括管理组织机构设计与管理费用的预算。

⑦人员需要量与培训。主要确定人员需求总量与各类人员构成比例,并列出培训计划。

⑧项目的时间安排。包括设计、施工、试车、投产的详细计划与验收规范等。

⑨企业经济评价。指从企业角度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指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此外,为保证企业投资收到预期效果,对投资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因素应做专题分析评价。

(三)风险损失的防范系统

从系统工程原理认识问题,企业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企业自身也由若干系统要素组成。从微观上说,企业系统要素的目标与企业系统的目标应该一致,彼此必须共担风险,荣辱与共;从宏观上说,企业系统的目标与社会大系统的总目标应该趋同,相互必须紧密协作,风险共担。为此,为用最低的成本最有效地防范企业风险损失,企业应该逐步形成内外衔接,自成一家的风险损失防范系统。

企业风险损失防范系统有两个层次,一是企业与社会有关部门或企业协调配合,共担风险,共同防范风险损失。它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与合作伙伴共担风险,其二是与竞争对手之间的风险共担。这两种共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在利益一致前提下的荣辱与共,事前可商定有关的“比例”;后者则是通过竞争的胜负,事后决定各自的损益。二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或全体成员风险共担,共同防范风险损失,它体现的是企业做为一个整体应该同心同德,勇于向风险挑战,积极防范企业风险损失,它属于风险责任体系的范畴。

建立企业风险损失防范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会一次成功,也不能一劳永逸。一般地说,风险损失防范系统基本结构

1组织保证体系

风险损失防范的组织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防范风险损失而建立的相应组织机构及责任体系的综合。它包括企业内部保证体系与外部保证体系。企业内部组织体系通常应专兼职结合,在现有管理组织机构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少量专职机构,并为现有管理机构规定适宜的防范风险损失的职能,落实防范风险损失的责任体系,保证整体优化。外部保证体系是一种动态结构,它是企业兼顾需要和可能,依据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结成的共同防范风险损失的群体,这种群体通常是松散型的结构,靠协议和道义规范这个群体的共同行动。为保证协作群体能有效地防范企业风险损失,企业应注意以下两个环节。

(1)合理选择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技术也是艺术,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合作双方目标必须一致,这里的一致可以是全部一致,也可以是部分一致;可以是全过程一致,也可以是单阶段一致;无论如何,彼此必须有共同点。

其次,合作的双方必须有合作的条件,即彼此必须互惠互利,单方向施舍式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

最后,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全过程和多方位的,一定要把眼界放宽放远,决不可急功近利。具体地说,企业有时需要供、产、销一体化的合作伙伴,有时需要专业化协作的合作伙伴,有时需要产品配套成龙的合作伙伴,有时需要资金融通的合作伙伴等。事实上,企业合作伙伴种类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关键在于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本着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恰当选择,千万要记住,强扭的瓜不甜。

(2)充分利用社会整体优势。

社会保险部门及企业的上级领导机关等也是企业防范风险损失的可借助力量,应该注意充分利用,主要形式是向保险部门投保或请有关部门对企业提供某种担保。

2信息保证体系

准确及时地提供风险报警信息是防范企业风险损失的重要手段,为此,企业应逐步形成风险预测报警系统。本系统通过全面收集加工企业内外的风险信息,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提供风险报警,以便企业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防范风险损失。

(四)风险损失防范的基础工作

防范企业风险损失的基础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管理基础、技术基础、资金保障基础、信息管理基础和应变能力等。而这一切都源于企业素质,决定企业素质的基本因素则在于企业精神。所以,加强防范企业风险损失的基础工作的核心环节,就在于改善企业精神。

1企业精神的含义

企业精神是集个人、集体和企业行为意识为一体,是全体职工共同利益的群体价值观。对这个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企业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观,且这种意识和价值观念是由职工共同利益决定的。就是说,有什么样的

共同利益,就应该有对应的企业精神。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从本质上说,全国人民的利益是共同的,因而,应有共同的企业精神。

第二,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企业间还有差别,且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其企业精神应各具特点。

第三,由于企业的行为意识是企业群体意识的主体,起引导作用,因而,企业精神是可以引导培养的,其中起引导作用的是企业的各级领导者。

第四,企业精神的载体是企业中的人,企业全体职工的素质对企业精神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是改善企业精神的根本措施。

第五,改善企业精神是防止企业风险损失的根本措施。对此,可以这样理解,当职工得到了社会性心理需求的满足,社会使他们改变了原来从个人出发建立的价值观念,而要建立起从企业出发建立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把自己与企业融为一体,形成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两种力足以抵御各种风险。

2改善企业精神的途径

改善企业精神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提高企业文化是改善企业精神的根本途径。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和人际关系。企业精神的载体是企业中的人,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开发,必须以企业中人的素质的开发和提高为中心。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不仅包括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工道德素质,而且包括提高人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由于人是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必须彼此交往。所以,为改善企业精神,必须注意人际关系的研究,要千方百计在企业中创造出一种和谐、亲密、求实、向上的气氛。

(2)积极引导是改善企业精神的重要措施。

企业的行为意识是整个企业群体意识的主体,在企业精神中起核心作用。企业行为意识主要由企业领导的意识决定。所以,要改善企业素质,必须首先改善企业领导集团的素质。在此基础上,企业领导集团要形成关于本企业精神的总体构想,并千方百计在企业内部宣传引导,以大大加快企业精神的改善的过程。

(3)社会精神风貌对企业精神有重要影响。

企业是在社会中生存的,社会的精神风貌必然对企业精神有重要影响。而社会精神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企业采取得力措施,对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吸取,对消极因素则要努力预防,这样会加快改善企业素质的过程。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