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13:25分,某小区监控中心人员接高层大厦5楼504室业主电话称隔壁503室房门被撬。物业服务中心立即安排人员到现场察看,发现503室房门敞开、门锁位置有明显被用力撞击痕迹,且房门把手不在门上。物业服务中心立即通知业主并报告警方,搜索中在大厦北侧草坪上发现房门把手。13:35分,民警到达现场;14:30分,刑警抵达现场进行勘查取证。同时业主抵达现场,确认被盗物品为首饰、数码相机及旅行包,价值约18-20万元。事后,服务中心察看监控录像发现:12:16分至18分时有一可疑男子(身高约175至180左右,身材魁梧,上身白衬衣,下身穿深色西裤)在大厦的大厅徘徊,趁有一业主外出时进入电子门。约5分钟又从大堂出去并在可视对讲前打过对讲。在12:23分时,再次进入大堂后就没有出来(此时门没有关闭)。12:54分录像显示该男子从大厅出来,当时左手提一只黑色行李箱,右肩背了一只包,右手拎了一只包,出门后向右侧走去。经业主确认,该可疑人所带的包与行李箱和业主丢失的物品非常相象。
该被盗大厦的对面还有另外一栋体量相同的大厦,两栋大厦之间有一个小广场,在广场上原来安排了一个岗位值守,负责两栋大厦的安全管理。事发后,经当班安全员辨认录像并回忆,该嫌疑人在事发前曾在广场上出现并欲进入被盗大厦,安全员发现后询问其找谁,该嫌疑人假装打电话走开。不久,该安全员因为其它事情离开该岗位,给犯罪嫌疑人尾随进入大厦提供了机会。事发后,物业服务中心将录像资料送到市特警总队进行了技术处理并打印成相片,但是由于录像效果较差,录像角度不合适,无法辨认犯罪嫌疑人面孔。只能通过与嫌疑人接触过的有关人员的描述请画像专家画像。
大厦大堂设置有监控镜头,拍摄了盗贼进出的过程,但不能看清盗贼面貌,为破案带来重要阻碍。这个案例提示我们,要重视监控设备在安全防范工作中发挥的实效问题,小区和大厦建设过程中,应整体上规划设计小区、大厦的安全防范体系,对于监控镜头的设置、安装应积极参与意见,保障监控镜头设置的合理性。在社区接管验收和后续使用中,不断评估监控镜头发挥的时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监视画面太多,画面太小,中心人员看不过来,使监控工作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在监控显示的分配上应该系统盘点社区的安全防范体系,区分重点,形成现场与控制中心的有效互补,实时监控与录像的有效互补。应配置硬盘录像设备,保障录像效果。
该大厦大堂安装了楼宇可视对讲门禁系统,从这起被盗事件可以看出,犯罪分子利用楼宇对讲系统判断住户家里有没有人,确定没有人后实施撞门盗窃。楼宇对讲门禁系统是比较重要的楼宇智能化设施,方便住户和来访者,也为社区和大厦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方便,但这套系统需要在能够对尾随人员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能成为一道安全防线。如果作案人员能够轻易越过门禁的限制,对讲系统就容易成为其作案工具。所以,有效控制门禁,防止人员尾随是发挥这套系统的安全屏障作用的关键。在防止尾随方面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1、安排岗位妥善管理大门并加强对住户的熟悉,外来人员需要与住户进行核对、登记后放行。在核对、登记过程中,不仅要核对和登记进入大厦的人员,对于出大厦的人员也要留意(主要留意三异常:逗留时间有没有异常,携带的物品有没有异常,出入的神色有没有异常)。对于短时进入人员,比如送货人员、送快餐人员、外来维修人员等进入大厦的时间都有一定规律,如果超过时间,安全员需要及时与业主联系。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提高业主安全防范意识,发动业主防止尾随。通过案例宣传、上门提示、张贴标识等方式,请业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大门口要有醒目的防止尾随的标识。
3、在管理和服务团队提倡“人人都是安全员”,对在现场工作的保洁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外包方人员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其参与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各岗位服务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注意留意各类异常情况,对视而不见的,应有处罚措施。
4、在安排大门口固定岗的情况下,楼内的巡逻可以由片区巡逻人员完成,固定岗与巡逻岗应形成互动,有机配合,安全员与保洁人员等也应形成互动,有效配合。